地学专著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新论

作者:丁振国 著

定价:

ISBN:978-7-5625-3795-3

出版日期:2016-01-01

页码:

  • 内容简介
  • 图书目录
  • 作者介绍
  • 相关推荐
ISBN:978-7-5625-3795-3 作者:丁振国 著
责任编辑:王凤林 赵颖弘 印次:1版1次
开本:32 字数:290千字
出版日期:2016-01-01 定价:28.00
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在我省高校校园里,有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的党政管理干部和专兼职教师,他们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在工作实践中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本书作者—一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丁振国教授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年逾四十载,《光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等重要报刊经常见到他的学术论文,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传世之心”。本书收录的文章为丁振国教授和同事、学生协同研究的成果,是他们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基本上涵盖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诸多热点难点问题。他们不求著述一定成为“传世之文”,而字里行间却表达了教育者执著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拳拳“传世之心”。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指导实践是此书的立论之本。思想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解决现实教育工作中的问题。理论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会不断焕发理论魅力和智慧活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丁振国教授在学术研究中,从“问题”入手,以“问题”导向,博学、审慎、明辨,指向“笃行”,体现了以实践立论的价值导向。从本书收录的《微德育:社会控制论视角下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新体验》《论预防腐败的责任意识》等篇章可以看出,丁振国教授注意将理论研究根植在现实土壤之中,瞄准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 国际视野是此书的思维特色。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素质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都会把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丁振国教授充分吸收借鉴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理论研究视野广阔。对于国外教育理念和方法,采取反复辨析、去粗取精、再兼收并蓄的扬弃的思维方式。这种在国际视野中坚持扬弃的思维品质滋养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比如,如何看待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道德水平不相协调的矛盾?高校应该如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针对这些问题,批判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本书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主张。
“邦之兴,由得人也”。 以人为本是此书的价值取向。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瞄准人才培养使命,服务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丁振国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提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生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理念,要培养学生树立“今天我以地大为荣,明天地大以我为荣”的观念,他教育自己的学生: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如果“人”字写不端正,就不可能做好学问。本书研究成果就是作者对“立德树人”才艮本任务的理解和诠释。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落实立根本任务,需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本书付梓就是这探索结出的思想果实。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定能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 理论基础
二、 党的建设
三、 思想教育
四、 道德教育
五、 网络教育
六、 比较研究
七、 文化建设
八、 廉洁教育
九、 就业指导
十、 队伍建设

Copyright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