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社情简介
组织机构
荣誉奖励
编辑风采
新闻资讯
+
出版社要闻
行业动态
组织文化
+
理论学习
支部建设
工会活动
图书中心
+
数字资源
+
政策法规
+
联系我们
+
出版流程
作译者服务
经销商服务
人才招聘
下载中心
首页
关于我们
社情简介
组织机构
荣誉奖励
编辑风采
新闻资讯
出版社要闻
行业动态
组织文化
理论学习
支部建设
工会活动
图书中心
数字资源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出版流程
作译者服务
经销商服务
人才招聘
下载中心
地学专著
首页
-
图书中心
-
地学专著
重庆市煤炭资源成煤模式及定量预测
作者:程军 等 编著
定价:
ISBN:978-7-5625-3765-6
出版日期:2015-11-01
页码: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ISBN:978-7-5625-3765-6
作者:程军 等 编著
责任编辑:舒立霞
印次:1版1次
开本:16
字数:761千字
出版日期:2015-11-01
定价:188.00
本书编委会在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在“重庆市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精简、提炼出了《重庆市煤炭资源成煤模式及定量预测》学术专著。
“重庆市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是“重庆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系列研究项目中最主要的单矿种潜力评价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的省级项目。
“重庆市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全面收集了重庆市煤炭勘查报告及相关各类调查报告、论文、专著等数百份,石油深孔资料近百份,科研专题及综合报告数十份,以及六百余份(套)煤矿生产矿井资料;通过对煤炭聚集和赋存规律研究,明确了重庆市内主要含煤地层上二叠统与上三叠统的分布、划分和对比。特别是首次应用现代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含煤地层的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特征及聚煤规律、成煤模式和富煤带的空间展布规律;以大陆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重庆市所处大地构造区位特征,划分控煤构造带,总结控煤构造样式及煤炭赋存规律;利用已有勘查、开发资料,遵循煤炭聚集规律,利用控煤构造,对重庆市煤炭资源进行了预测。其成果报告在全国项目办的验收中被评为优秀成果报告。
本书根据主要含煤地质时代的成煤大地构造单元、主要煤系聚煤特征、构造特征和煤系赋存特征、后期改造、含煤性以及煤炭开发布局区划等标准,划分了赋煤区、赋煤带、煤田以及矿区等赋煤单元。根据岩石地层划分方案进行了含煤地层划分与煤层对比,分析了含煤岩系沉积体系和沉积环境,初步建立了含煤岩系沉积模式。采用Vail的层序地层概念体系,划分了三级层序及相应的体系域,初步建立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了层序地层格架下高分辨率的岩相古地理面貌。以大陆动力学为指导,以重庆市大地构造图为基础,结合赋煤单元划分体系,探讨煤系演化进程和保存的构造控制样式,研究控制聚煤过程中的一切构造因素,恢复聚煤作用的原型盆地。通过建立在大量的煤质化验数据基础上的煤相序列,深入分析煤质变化及原因,探讨不同聚煤模式的煤岩、煤质变化规律,研究煤变质作用类型和煤类分布特征。以盆地构造—层序充填—沉积体系—煤厚变化规律—煤岩煤质变化规律为主线,分析不同级别层序、不同级别及不同类型体系域中的泥炭沼泽类型与成煤可容空间变化规律,系统总结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成煤模式,提出了煤炭资源聚集模式(成煤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重庆市主要成煤期的煤炭资源量进行了定量预测。
在“重庆市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成果基础上完成的《重庆市煤炭资源成煤模式及定量预测》是重庆市直辖以来首次以省级名义组织完成的煤炭地质专业论著,是重庆市直辖以来第一部煤炭资源专门研究成果,由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独立组织实施并完成,该成果获得了201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科学进步奖三等奖。本专著具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层次分明;二是科研成果丰富,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理论水平较高;三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资料丰富,可靠程度高。
本书不仅是对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几十年煤炭科研和生产工作的总结,也是重庆市煤炭地质工作研究成果的集成。本专著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对重庆市煤炭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区域地质
第三章 含煤地层与煤层
第四章 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第五章 煤盆地构造演化和煤田构造
第六章 煤质特征与煤变质作用
第七章 煤炭资源现状分析
第八章 煤炭资源定量预测
第九章 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建议
第十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Copyright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