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专著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作者:李红梅

定价:

ISBN:978-7-5625-3597-3

出版日期:2015-03-01

页码:

  • 内容简介
  • 图书目录
  • 作者介绍
  • 相关推荐
ISBN:978-7-5625-3597-3 作者:李红梅
责任编辑:姜梅 印次:2015年3月第1次印刷
开本:32 字数:260千字
出版日期:2015-03-01 定价:32.00
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特殊的时空背景: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正遭遇人与自然的矛盾,面临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这要求我国农村采取有效的制度与措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减缓资源、环境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又是全球化问题中的一部分,和经济的全球化、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为了满足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需求,我国农民加大了对白然的剥夺。采取了一些不友好的方式去增加农业产量,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如此,在全球分工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体系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为了满足发达国家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纺织业、制鞋业等劳动密集型、污染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也加重了农村地区环境压力,破坏了生态。因此,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迫在眉睫,又困难重重。既面临着机遇,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实现农村的和谐与小康,进而构建整体社会和谐,全面建—没小康社会,我国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的思路与举措无疑是有价值的。同时,在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不同禀赋,制订不同的措施,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总之,要促进农村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努力处理好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的环境问题,避免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还我国一个洁净的蓝天、一汗清洁的水源和一片肥沃的土壤。
当前,为了进一步缓解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破解“三农”问题的闲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正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是双重性的,一方面加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有可能恶化农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减缓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准备了相应的条件。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良好效果的日益显现,大量的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得以大规模地应用,农村环境事务决策机制更加民主,农民环境利益表达机制更加顺畅,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更加强烈。在城市的大力帮助下,农村环境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新型城镇化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第三章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借鉴与理论基础
第四章解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五章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六章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与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Copyright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