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要闻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地学出版数字化研讨会顺利召开

来源:综合办公室 作者:发稿时间:2013-11-26浏览次数:

20131123,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地学出版数字化研讨会顺利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领导有学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杜远生教授、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胡圣虹教授、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周爱国教授、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忠教授,图书馆馆长徐世球教授、传媒学院向东文教授、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峰教授、教务处王兴副处长等;出版社社长毕克成、书记兼总编蓝翔以及出版社中层以上干部和部分年轻编辑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书记兼总编蓝翔主持。蓝翔同志代表出版社致欢迎辞,热烈欢迎学校各位专家领导出席会议,感谢大家对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的信任和支持,并恳请大家对出版社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毕克成社长以“推进数字出版强化地学特色”为主题,介绍了国内外数字出版情况及出版社工作情况,在专题发言中,重点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我社对地学数字出版的基本思路、发展方向以及此次会议的主题和目标。面对国内外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社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我社应立足学校,充分整合好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运用好新技术、新手段,以地学出版数字化为主,充分研讨、总体策划,走出一条具有我社特色的数字化品牌之路。

几位来自学校有关学院、部门的专家领导,对出版社地学出版数字化的发展提出许多建议和意见。科发院胡圣虹院长针对地学科普的数字化指出,出版社应结合多方力量,做出具有特色、专业扎实,有权威性和示范作用的地学科普产品,这是一个再造、再科研的过程。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向东文教授则针对版权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社做数字出版首先要确立品牌,有鲜明的标志、名称;其次内容上要有特色,可将学科建设和出版社发展结合起来;最后就是技术手段要丰富,充分运用各种技术。图书馆馆长徐世球教授则从数字博物馆和电子书的角度,肯定了公众对数字化产品的需求是巨大的,出版社地学出版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十分正确。地质调查研究院周爱国院长提出,做数字出版我们首先要找准方向,要具有特色,并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寻求切入点,比如前沿著作的出版、面向不同对象的科普书籍、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等;其次就是组织专家,充分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统一思想,制订长远规划。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忠教授结合其从事的MAPGIS项目,提出可以“电子地质包”为起点,通过丰富的表现手段,如录像、电子资料等,实现数据的共享,进而逐步转变商业模式。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峰教授从技术角度出发,提出信息化、数字化是一个过程,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建设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地学公众服务平台。教务处副处长王兴教授从课程设计出发,提出应建立一个数据庞大的基础知识资料库,包含各学科的最基本知识,然后向公众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这就需要做好数据挖掘工作,对知识进行深度挖掘。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杜远生教授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材编排的角度,提出出版社数字化建设可与教学结合,如网上课程学习、网上夏令营、网上培训班等,出版社可与其他学院、部门合作推进数字化建设。各位专家在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的同时,也表示对出版社推进数字化工作一定给予鼎力支持。

最后,社长毕克成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几点目标和期望,即根据此次研讨会,形成切实可行的数字出版实施方案,期望各位专家参与到出版社数字化建设中来,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出版社的数字化发展出谋划策。至此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此次研讨会为出版社地学出版数字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同时也拉近了出版社和学院、各部门之间的距离,为今后我社的数字出版工作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