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是老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也是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如何出版针对性强、适用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的教材,需掌握教材出版的三大要素:定位、质量、服务与营销。 一、定位——书之本 要出版适时适用的教材,策划人员一定要对市场与教学进行深入、充分的调查,了解读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材,或者是什么样的教材他们才会买。教材的出版一定要紧紧扣住学校的需求,符合教育指导部门的要求与精神,符合教改的发展,符合教师与学生的需求。 1.买点 了解读者的买点就是要了解需求(教学需求、学生需求、教师需求),了解读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材。 (1)教学需求 现在的教育分有很多层次,如大学教育就分为硕士、本科、大专、高职等不同层次;根据各校的教学特点又可细分为科研型、教学型、科研与教学型。同样是一个层次的学校,教师、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编辑就要根据各个层次各个学校的教学特点策划出版符合不同教学需求的教材。 例如:科研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科研或设计人员,理论知识要相对雄厚,推论及数学分析要多一些,对基础理论要重点介绍与分析。再如,应用本科型的学生,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工程技术人员,对他们来说,适度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很重要,基础知识可以介绍得相对简单一些。由此可见,同为本科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的院校有着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与需求,教材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和侧重。 (2)学生需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的教科书。教材的内容,每一行、每个定义学生都会仔细地阅读与分析,努力吸取中间的知识与内涵。因此学生需要教材的内容是易读易懂、层次清晰、语言流畅、便于自学。教材不仅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同时也要有满足他们想进一步提高或课外学习的需要。不仅如此,对于一些基础课程,难度很大,又是考研的必考课,很多学生希望能有指导他们学习的辅导教材。 (3)教师需求 现在在教学一线的年轻教师很多,教学、科研任务都很重,再加上学校不停的教改,不停的评估与考查,使教师备课的时间压缩到很少。教师们急需一些对教学有帮助的课件、教学资源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尤其是名师们的教学经验与指导等等。 编辑要做好前期的调研,要了解这些需求,了解读者对已经出版的教材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阅读特点与习惯,将教学、教师、学生的明显需求与潜在要求综合考虑,进行分析,抓住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出版符合新形势下的教材,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特色
特色是一个出版社的立足之本,如果一个产品没有特色,那么在它出世的一瞬间就死亡在众多产品的汪洋大海之中了。编辑在了解读者的需求、明确了读者对象后,还应分析本出版社的自身条件与外部市场环境。如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专业结构的调整、竞争对手的动向、市场规模的变化、销售情况、读者的反映以及本社出版资源的优势、竞争力、销售能力等等。掌握该类教材图书占有率、读者构成、装帧形式、价格定位以及印数等方面的信息。在综合分析了内外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本社的优势及劣势、特色与能力,制定出本系列教材的定位与特色,包括结构的合理、标题的明确,内容的深浅,学时的多少、小结习题的搭配、装帧排版格式、字体符号等等。 例如,大学院校分为三个层次,同一个专业的一个课程,即使课程名称相同,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要求与教学需要,如科研型院校与应用型院校,他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教材编写具体内容时要有所侧重,而不能雷同,不能简单地认为应用型院校的教材是科研型院校教材的压缩本、简化本。很显然,应该首先明确教材的使用者,然后深入研究各自不同的特色,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再根据其共性和个性确定教材内容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应该避免教材没有特色,读者对象不明确,不细划,甚至一本教材上到本科院校,下到职业培训都可使用。针对性不强的教材很难使用。 二、质量——书之魂 高质量是一个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教材品牌的核心,是出版社必须坚持与追求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产生信赖感的关键。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指导。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同时也影响出版社的声誉,影响读者对出版社的信赖。 1.选题质量:在求新求特的同时做到贴近教学 教材是给读者看的,选题策划自然要紧密结合院校的需求范围、需求层次、需求内容而展开。编辑策划选题时要有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选题首先要有思路,有创新、有特色。同样的一个东西,换一种新的形式、新的角度去思考与策划、重新整合,给人们以新的认识,可以赢得新的市场。因此,在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教材市场中,一个新出版的教材能否被教师与学生认可,很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创新与特色、取决于它是否更加贴近于教学、教改与读者要求。 教材选题的策划不仅仅只是考虑内容的可行性,同时也要考虑市场的各种因素,密切跟踪市场与院校,把握信息的变化,依据变化适时对选题进行形式与内容上的及时调整。 2.内容质量:在体现新成果新水平的同时做到好用好学 图书内在质量是关键,其内容应满足思想J性、科学性、先进性、知识性、积累性、实用性、适用性、可读性等方面的要求。教材就要体现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的新成果与新水平,同时还要体现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适用性,能指导教师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如除了有用于教学的教材外,还应包含了各种配套资源和教学支持体系等等,做到"教师好用学生好学"。 3.作者质量:在强调科研能力的同时注重教学能力 一本教材,在读者对象决定之后,它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作者决定的。最专业的、最权威的作者不一定是最好的,有很多专家,他们走在学科的前沿,但由于长期脱离教学,对教学的变化与改革了解甚少,他们编写的教材虽然对学科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但学生使用起来不太好用,因此最合适的作者才是最好的作者。教材的编写者,应该具有较强的科研与教学能力,多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有丰富教学经验,同时也具有一定科研与工程实践的经历,了解这一学科的技术发展与教学的要求;他们既了解教学又了解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知道如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入所要学习的学科。 4.编辑质量:在综合能力中突出专业水平 要保证教材的质量,编辑的能力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能力不仅仅是调研开发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编辑能对学科领域的关注度较为集中,专业水平较高,与作者交流时能形成共鸣与共识,加工书稿时能把握导向、判断书稿的价值、提出修改建议或者对书稿的提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一本教材的形成,不仅仅渗透了作者的心血,也包含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例如高职通信专业的编辑,在深入了解了高职通信专业教学的特色后,要去寻找能编写符合高职通信教育需求的双师型作者编写教材;与此同时还要与作者深入的探讨通信专业方面的内容,把握如何做到"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的培养"这个教育目标。 5.装帧印刷质量: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书价 装帧印制质量是教材外观质量的关键。装帧印制要求既能满足图书的使用功能,又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根据学生使用教材的特点,印制在保证纸张良好、纸色不过度偏白、墨色均匀、装订合格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降低书价。 三、服务与营销——书之翼 教材既是商品又是服务。教材出版之后,如何让广大的读者了解教材,如何让教材到达读者的手中,教材服务与营销是关键的环节。可以这样说:"教材销售的好坏,一半在于选题策划,一半在于服务与营销。"服务与营销的水平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提供服务、开展营销的能力,二是提供服务、开展营销时,营销人员针对客户的态度。出版社为教师提供服务、面向广大教师开展营销活动,主要包括信息传递、样书赠送、教学辅助资源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提供等。提高服务和营销的能力,也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信息传递是最基本的需求,出版社以往通过各种书目向教师传递最新的出版信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利用出版社网站平台传播信息也成为主要方式之一。但是,这些方式传播的对象过于庞杂,效果受到限制。目前很多出版社在与老师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加强了教师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以教师信息资源库为基础,可以根据教师的授课情况,把最新的与课程相关的出版信息及时定点发送,这是目前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 针对专业教师,赠送样书也是出版社最普遍的服务方式。样书赠送的途径有很多,通过逐校展示、会议展示等时机,与老师面对面地进行沟通,明确老师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赠送样书。赠送样书之后,还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回访,及时发现教师新的需求,以及对产品的反馈。教学辅助资源的提供也是必不可少的。出版社面向老师提供的产品不仅仅是教材本身,而是包含了各种教学辅助资源在内的立体化产品。如习题答案、电子教案、视频动画、模拟试验、参考案例、题库系统、网络课程等。为提高服务和营销的能力,出版社必须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开发,建立完善的教学辅助资源库。 目前各地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各异,很多新开设专业的院校希望出版社能够提供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出版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这一情况,需要出版社不断地研究专业最新进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教育机构对专业发展的规划等,才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为院校提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出版社为教师提供服务、面向广大教师开展营销活动,主要依靠出版社的营销人员来完成。为保证营销人员以专业、友好的态度提供服务,出版社必须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出版社首先要在营销人员心目中树立客户第一的理念,营销人员必须抱着为客户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工作;其次要对营销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供完善的相关课程,保证营销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再次要有合理的奖惩措施。 总之,出版一本备受师生欢迎的好教材,它涉及策划、组织、编辑、印制及营销的方方面面。在新的经济体制的要求下、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编辑要以提高教材出版质量、打造优质精品教材为目的,抓住教材"定位、质量、营销"各个环节,不断努力,增强出版社品牌的影响力与市场的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教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