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编辑如何实现图书社会效益更大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刘华发稿时间:2020-04-02浏览次数:

      2018年年底,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办法》重申了图书出版单位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方针,规定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具体的量化指标和实施细则,提出了鲜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2020年年初,中国出版协会发布《2019年度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报告》认为,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等,对出版行业减量增质考核体系的形成,社会效益可量化、可核查要求的基本实现,提供了思想引领与制度保障。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出版单位的举措必然是将图书出版的社会效益量化考核全面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图书、具体岗位、具体人员。那么,居于图书出版“龙头”地位的编辑人员,应该如何使自己出版的图书社会效益更大化呢?编辑人员亟须结合自身特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从而适应社会效益考核在出版单位内部的具体落地,使自己出版的图书实现社会效益更大化,实现自己职业的历史使命和价值追求。

  增强担当意识,融入时代主题

  “牢记使命才能谈效益。”编辑人员要始终牢记新时代出版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遵守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文化导向和时代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编辑出版活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融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与发展中,融入对社会效益的创造中。

  “把握时代可以出效益。”随着科技强国、文化强国、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主题出版正处在“应该大有作为,必须大有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的最好时代”,并成为出版业的核心工作。主题出版日益受到党和国家、出版单位、人民群众等的高度关注,从而为编辑人员在唱响主旋律的过程中追求社会效益、实现社会价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依靠集体才能增效益。”图书出版单位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过程中,编辑人员一定要沿着本单位对社会效益、社会价值的探索和实践,在本单位追求社会效益的“一盘棋”中找准自我位置,理清工作思路,策划的任何一个选题、组织的任何一部作品、审读的每一份稿件,都要以切实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社会价值为前提;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效益不断增长。

  立足优势领域,探索融合路径

  “步调一致促进效益。”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是出版单位的突出竞争力。编辑人员要研深悟透本单位的产品结构、选题规划、品牌特色等的整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紧贴跟进,创新特色出版、原创出版、品牌出版。游离于本单位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的任何跟风、猎奇、打擦边球等,出版的社会效益、社会价值都将无从谈起。

  “优质资源奠基效益。”编辑人员对于出版单位的价值和贡献,来源于深入挖掘优秀的选题资源,吸引凝聚优质的作者资源,遴选与转化具有潜在社会效益的出版资源。因此,编辑人员必须紧紧抓住优秀作者资源、认真培养有潜力的上升期作者资源,统筹协调好优秀选题资源和优质出版资源,为社会效益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融合出版蕴含效益。”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升级转型,出版业新型技术应用日益普遍,融合发展的空间逐渐扩大。编辑人员只有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潮流,积极探索融合化的发展途径,才能在出版转型过程中发现新机遇、抓住新机遇、获益于新机遇。在追求社会效益、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应以纸质图书为基础向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服务,探索形成内容特色鲜明、技术手段先进、出版形式灵活、阅读体验丰富的出版融合发展模式。

  扭住质量根本,遵守出版规范

  “质量优良保证效益。”出版质量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把质量优良的图书产品奉献给读者,是编辑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图书的编校、设计、印制、环保四项质量指标,任何一项不合格的图书也属于质量不合格,但是出版物若出现严重政治导向错误、影响恶劣,也就是出现内容质量问题,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将直接被认定为不合格,这就明确了出版单位的出版底线和编辑人员需要坚守的工作底线,也明确了图书社会效益来源的底线。

  “遵章守规保证效益。”在社会效益考核体系中,图书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再次得到强调并凸显。对于总体质量,出版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从选题源头起就坚持多环节层层把关,是有效避免出版内容重大差错的“堤坝”。同时,出版单位都有一套完整、有效、符合自身实际的质量保障体系,从整体上保障、提升出版具体质量,在出版过程中,编辑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具体措施、细节要求。任何对出版制度、规范、措施的不敬畏、不遵守,都是对社会效益追求的口是心非。

  创新传播手段,扩大社会影响

  “广而告之求效益。”受众的多少,是衡量图书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图书宣传和推广是出版单位对外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升图书品牌效应的重要渠道,大多数出版单位具有宣传和推广的成熟做法、既定模式。具体到编辑人员,则要勤于与新闻媒体、学术刊物等联系,密切与读者等交流,制订有利于图书取得“两个效益”的个性化宣传计划,通过创新性、多样化、多途径的宣传方式推广图书,进一步提升图书的社会影响力;时刻注重发动自我、发动作者,开展针对性更强、效果更突出的宣传推广,即使是从书讯、书评等开始。

  “版权输出求效益。”版权输出是图书宣传推广乃至社会效益取得的重要体现。编辑人员要紧跟国家引导和扶持政策、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热点等,找准版权输出方向,积极向本单位版权部门、国外出版机构推荐优秀出版成果,迈开走出去步伐,实现在“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过程中追求效益、创造价值。

  “追‘名’逐‘利’求效益。”出版是以内容为主的产业,编辑人员要打造精品力作,扩大社会影响,还必须在出版规划、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名”中立足,在各级各类奖项、资金支持等“利”上斩获。这些“名”和“利”,或是图书将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有效背书,或是图书进一步树立良好形象、扩大社会效益的有效背书,是对编辑工作综合质量的综合认定,编辑人员需要时刻关注。

  重视业务提升,走向广阔天地

  “强化素质实现效益。”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编辑人员是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编辑人员要始终重视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通过继续教育与在职培训等机会,专题业务讲座、业务交流会等方式,主动把自己培养成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出版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

  “走出案头寻求效益。”编辑人员工作具有与人打交道密切、频繁的特点,作者、读者、书店人员等,无一不是编辑人员的良师益友,他们的一句建议、一个观点甚至是一条意见,都可能对编辑工作的开展、图书社会效益的取得产生意想不到的特别影响。编辑人员的日常工作,应该具有与更大范围的作者、读者、书店人员接触的安排,“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紧盯作者,盯紧读者”,应该作为编辑人员工作追求社会效益、实现社会价值的常态途径。

  (作者系国防工业出版社总编辑)

Copyright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